(澳洲生活网讯)据澳洲人报报导,一直以来,经济学专家们分成“中国牛”和“中国熊”两派,而随著中国目前的债务危机,加上无任何出台新政策的迹象,其中一派正在消失,经济学家们正达成一项共识,中国未来经济衰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形式上或许是猛烈与温和的区别。
虽然没有任何一位经济学家给出了衰退的持续时间,不过他们都认为衰退将会在2020年中期或后期,而不会在未来几年内发生。经济在目前看起来还将会保持原样,但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的债务增长都超过了其GDP增长,目前已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比GDP多出200%有余,与2008年相比差不多翻了一倍。一年前开始,债务增长更是大幅增加。而随著政府为了达到6.5%-7%的GDP增长目标而出台更多的政策刺激经济,两者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无疑是抱薪救火。
一直以来,澳洲对中国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其对资源的需求以及GDP增长率这几个片面领域。 随著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给澳洲带来了更多更广泛与中国经济接触的机会,关注点才逐步全面起来。
而阻止澳洲对中国有更深入了解的一个障碍就是,然而,不少有影响力的澳洲人都相信中共高层,这份信任经常被拿出来回答关于中国经济的诸多问题,比如消费者支出、就业和工业活动都在下降,而与此同时股票价格维持不变,中国公司债券违约不断增加等。
乐观者们总是说中国例外主义,不过以前类似的例外主义都随著时间而不可避免的瓦解了。
以穆迪和标准普尔为首的国际评级机构自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就一直饱受指责,被认为是为了与主权国家交好而放低自己的评级标准。但是,这两家评级机构却都顶著北京当局的批判在过去几个月中把中国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穆迪表示,中国的低透明度和对信息流动的限制剥夺了经济的制衡机制,并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当。从自家对中国前两百强的企业调查中,标准普尔得出结论认为杠杆率已经达到“临界水平”。其税息折旧及摊销前总体负债收入比约为五倍,“为我们金融风险评估中的最弱水平”。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警告说:“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自己都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不是房地产市场或政府债务,而是公司的高额债务。在过度投资和经济放缓的双重压力下,许多公司从去年开始就未能偿还银行贷款。其结果是,坏帐有十个季度的持续增长。”
随著对于经济的负面观点的不断增多,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试图让这些声音消失,其于上周发出严厉警告表示“那些悲观的经济学家不配生活在这块繁荣的土地上”。
但是对经济的警告之声还是与日俱增。其中,中国最知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同时也曾任职于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谢国忠,前几日在MarketWatch的采访中表示,中国现在“已经骑虎难下,因为害怕经济崩溃,政府不得不持续向市场注入资金。现在根本看不到避免危机的可能”。
身为中国现任最高领导人并且也是经济改革委员会负责人的习近平在“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发表了雄心勃勃要改革经济的豪言壮语,其中一个改革就是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他因此赢得了外界广泛的支持。
但是自那以后到现在已有三年时间,中国只有一些温和改革,其中大部分还是在国有部门上面。改革派一直保持沉默,而改革派的代表杂志《炎黄春秋》也在经历了人员整肃后停刊。
龙洲经讯(GavekalDragonomics)创始人同时也是China’s Economy一书作者的Arthur Kroeber,一直被看作是一位非常严谨和公正的分析师,一度看好中国经济。但现在他也感到焦虑不安。他说:“未来几年内出台有力的政策可以阻止杠杆率的上升——包括把生产力最低的国有企业关闭或私有化,把国有部门大约削减一半;将受保护的服务领域开放给私人及国外竞争;并且让金融体系自由化,让它能确实地以最有生产力的企业为主导。”但是他指出,“只有当权者懂得放手的时候,中国才能免于重蹈日本的覆辙。”
作者: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