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在学校(图片来源:澳洲生活资料室)
(澳洲生活网讯)留学之前,我们总乐于把大洋彼岸的生活想象得美好灿烂,因为我们充满期待。但是,正如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的经典台词所说:“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留学生活的确如巧克力一样拥有多种滋味,并非像很多人想象得那样美好,而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也只有在真正踏上异域后才能一一消解。我在澳大利亚经历了三年的留学生活,既有丰富的收获,也亲历了很多美好想象的幻灭。希望此文能唤醒那些对留学生活只抱有完美想象的朋友,帮助他们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一入“英语国”,口语自然溜
试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留学生英语应试水平最强?我想答案毫无疑问是中国留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时,我听到澳大利亚本地同学对中国留学生最令人哭笑不得的评价如下:“You Chinese are so brave to come here with such a high IELTS mark and poor oral English!”很多留学生曾天真地幻想:只要能攻克雅思考试,并在说英语的国家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后,自己的口语水平就能达到和Native speaker沟通无障碍的境界。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No! We Can’t!”
其实,真正到了澳大利亚这样的移民国家后,你会发现,如果自己不努力寻找说英语的环境和机会,在这里提高口语跟在国内一样困难。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
首先,在澳大利亚留学时,课堂上大部分的课程形式都是以讲座(lecture)为主,如果留学生学的不是文科或学术性很强的专业,那么真正能锻炼口语的演讲(presentation)和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其次,澳大利亚人口中华人的比例非常大,再加上澳大利亚招收中国留学生的比例还在逐年增加,所以澳大利亚的华人会愈来愈多。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校园里和课堂上中国人扎堆的现象越来越多。我就曾在课堂上见过全是华人成员的讨论小组,更滑稽的是这个小组成员在讨论时完全用中文交流。所以说,如果留学生不克服自身的羞涩与胆怯心理,在留学时只选择和本国人接触,那么很难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出于上述以及其他原因,很多留学生郁闷地发现出国后自己的口语水平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退步。所以说,留学生一定要走出“只要在国外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口语自然会提升”的认识误区。要想真正提高口语水平,留学生还要克服胆怯心理,努力寻找锻炼口语的机会,比如多选择“老外”做室友,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在小组作业时尽量选择不同国籍的同伴等。总之,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这一点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其实都是一样的。
误区二:作业倚小组,论文靠书库
在国内的一些大学中,学校图书馆通常只有在期末考试前两周或是写毕业论文时才会爆满,其他时间都备受“冷落”。这种现象反映了不少中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不注重知识积累,到临考或临毕业时才临阵磨枪,勉强通过考试或依靠拼凑各式各样的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
抱有如此学习态度的人把留学生活想得更美好:国外拥有那么丰厚的图书馆资源,那就更不愁写论文时拼揍不到资料了;国外大学的作业形式多为小组作业(group assignment),那只要努力争取到一个好的小组,倚仗其他优秀的组员就不愁完不成作业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都彻底不用愁了呢?答案:“N o!”
在澳大利亚的教育观念中,抄袭是最被学术界所不齿的一个字眼。各所大学为了保证学生论文的原创性,不惜斥巨资引进防抄袭软件来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以我所就读的悉尼大学为例,学生每个科目所提交的电子版论文不仅要和各大联网的资料库文献进行严格对比,而且学生之间以及每个学生不同学科之间的论文也要进行仔细对比,审查之严格可见一斑。
在小组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学科当中,小组作业的分数中还会考查到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分数(peer evaluation),即小组成员以不记名的形式对本组其他成员进行打分。如此一来,想自己偷懒不努力,倚靠其他优秀的组员取得好成绩的美好想象也就化作泡影了。所以说,在澳大利亚大学如此严格的学习监督体系一下,要想取得好成绩,只能依靠自强不息和勤奋努力。
误区三:旅行耗财力,宅家才给力
饱览异国风情是留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精彩部分。但不少留学生总是对旅行产生的高额费用叫苦不迭,他们宁愿选择把假期时间花在钻研厨艺或是追赶各种热播剧中。然而,在澳大利亚旅行真的需要花费那么多的费用吗?答案:“N o! You needn’t!”
留学生如果担心出行的交通成本,可多在网上关注一些经济实用的出行方式。有一个订机票的网站叫廉航网(cheap flight),只要提前预定,留学生就有可能在这里订到折扣非常低的机票。留学生如果担心住宿成本,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经济、新颖的住宿方式,比如住青年旅社(Hostel)或者做沙发客(Couch surfing)等。这些住宿地虽然条件一般,但通常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旅行爱好者,为旅友在这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其实,旅行中最大的收获并不在于吃和住,也不在于与各式各样建筑物的合影。旅行的收获在于自己对未知世界的体验和认知,与陌生人的交流和沟通,对新颖生活方式的经历和感悟,进而更好地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些都不是宅在家里能领悟出来的。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留学生把海外学习和生活比作“镀金”的话,那么在国外的旅行生活也是不可忽视的“真金”之一。
误区四:打工拼体力,学费不费劲
在踏上异国国土之前,很多准留学生就根据一些道听途的信息打好了如意算盘:留学要一边学习一边打工通过打工把高昂的学费挣出来。那么,在国外真的能通过打工赚出学费来吗?答案是“N o! You can’t!”
兼职工作确实是留学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勤工俭学机会。合适的兼职工作不仅能减轻留学生身上巨大的经济负担,也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正了解留学国家的好机会。但据我观察,留学生如果过分地注重兼职工作,尤其是体力型的工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要知道,国外大学各学科的考试通过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有些学科如果没考及格的话,可能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选择重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留学生只是为了赚取学费而耽误了学业,最后再沦落到要重修课程的境地,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而且,据我了解,欧美国家的留学费用相对比较昂贵,而很多兼职工作的时薪(为澳华人公司打工平均每小时12澳币左右)并不可观,因此这种通过兼职工作赚足学费的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在澳大利亚,为了防止留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打工上,政府也推出了相关法规,规定留学生每周合法兼职工作的时间。所以,兼职工作不是不可以做,但当兼职工作和学业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时,究竟孰轻孰重,聪明的留学生应该了然于胸。
误区五:“老外”自来熟,朋友自然足
“老外”这个词似乎一开始就和“热情”“友好”“自来熟”等一系列词汇联系在一起,而留学生们也总喜欢幻想自已在异域与“老外”朋友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的美好画面。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就我对澳大利亚当地人的接触和了解来看,答案:“Not sure!”
澳大利亚人素来以“热情”“好客”著称,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澳大利亚,即使你在路上遇到陌生人,他们也会微笑着和你打招呼,更会在你迷路的时候给予真诚的帮助。但是,如果凭此就认定能轻松交到澳大利亚朋友,那就错了。对留学生来说,想真正拥有一帮可以交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无话不谈的“老外”朋友不那么容易。
首先,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异较大大利亚人崇尚自由、不受束缚的价值观,而中国人普遍崇尚以家庭为重以及凡事以他人为先的价值观,这种中西方观念上的差异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会影响留学生和澳大利亚人之间的顺畅沟通。其次,中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澳大利亚人更喜欢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只要有假期,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自驾出行,醉心于在海边边喝咖啡边晒太阳的恬淡生活。而中国人天生爱热闹,喜欢扎堆儿聊天,聚众游乐,要让他们坐在海边喝上一天咖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最后,语言沟通的障碍也阻碍了中国人与澳大利亚人的深度交往。其实,在我看来,“老外”朋友是一定要有的,但是不一定非要发展成那种掏心掏肺、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中国如此,在澳大利亚亦是如此吧。
误区六:国泰民安康,偷盗去无踪
在我确定去澳大利亚留学前,有朋友来祝贺:恭喜啊,到了那边,再也不用担心偷盗抢劫了,那边可是太平盛世啊。那当我抱着穿越到唐朝开元盛世的心态来到澳大利亚之后,是否真的发现了一个无偷无盗的太平盛世了呢?答案:“No!”
客观地说,在欧美国家,尤其是在澳大利亚这样的移民国家,整体的社会治安状况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世事无完美,澳大利亚也有它自身的社会问题。虽然走在悉尼的大街上,我几乎毫不担心小偷的存在,但在遇到成群成伙的青少年时,我还是会选择绕道而行。青少年犯罪是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往往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所以很多青少年会慢慢染上不好的习惯。
他们最初对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充满好奇,觉得好玩,但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和教育,他们会渐渐坠入犯罪的深渊,同时会对社会治安造成很大的威胁。留学期间,我的同学们被青少年挑衅和打劫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一些付出了血的代价。所以,即使是在澳大利亚,社会治安也没有想象得那样美好,留学生还是应该提高警惕,小心为好。
误区七:驾照不用考,福利无限好
很多留学生认为澳大利亚的福利无限好,只要手持一本驾照就可以自由地驾车驰骋在澳大利亚碧蓝的天空之下,所以他们天真地拿着在国内考的驾照兴冲冲地奔去“袋鼠国”。但是留学生真的可以享受澳大利亚公民所享受的权利吗?国内的驾照真的可以在澳大利亚通用吗?答案:“No!”
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取得的驾照在拥有合法翻译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在澳大利亚使用三个月的,但是三个月过去后如果想继续在澳大利亚驾车,就必须要通过当地的驾考。
我们都知道,澳大利亚是左舵行驶,与中国的情况完全相反,所以澳大利亚政府制定这样的政策也是为了留学生的道路行驶安全着想。另外,虽说澳大利亚以福利好著称,但留学生所享受的福利和当地人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医疗方面,留学生如果想得到保障,就必须购买专门的医疗保险,而且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看清有效日期,以免发生理赔纷争。
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留学生们不要抱着想当然的美好幻想,而是应提前多了解留学国家具体的福利政策,在明事理、懂原则的前提下更好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福利。
来源:http://australia.xdf.cn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6年12月14日 17:09
一家大型建筑公司曾向安全监管机构提交一份详细计划,以消除致命的二氧化硅粉尘对隧道工人的威胁。该公司警告称,该计划将耗资巨大,并会导致项目延期。近五年后,尽管新州州长明斯(Chris Minns)宣称,数十亿元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中隧道挖掘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很重要,但此计划仍被闲置。 数以千计的工人在悉尼砂岩中心地带挖掘隧道时,曾多次接触到高浓度的致命二氧化硅粉尘。自 2021 年底该项目开工以来,一名 32 岁工人等 13 名 M6 第一阶段的工人被确诊患有无法治愈的肺病矽肺,加剧了对潜在公共健康灾难的担忧。 据《悉尼晨锋报》报导,SafeWork 对雇主 CPB Contractors… Read More
庚子年冬,予偕挚友游于雪梨安德森公园。霁空与海一色,涟漪随风而漾。远眺无山,楼分天水;近看鸥雀,或嬉戏于水,或停伫于岸。 举目东望,白云似有约在先,齐聚一堂;倏尔似酒罢筵散,各赴一方。 缘岸行数百步,行人多三两相伴,解封之喜形于颜色,天伦之乐溢于言叶。 黄发垂髫,七成无忧寡虑,六成享于当下。见有老者,静坐读书;亦有情侣,细语相诉。 孩童天真无邪,欲捉飞鸟,亲于自然。澳国之冬,寒中有暖,阳光与笑靥同辉,微风与海景相融。 然身处碧海之畔,谁触景而思?或思功名之事,或忧前路修远,或忆过往之瑕。尝有人日日静立于此、心浸世外之境乎? 或唯有草木,根入尘垢,心寄方外,年年如是。 百年后,海犹当年海,人非故时人。 孰为案牍所困,孰因欲壑而苦,孰为箪食而喜,孰因致远而乐。 世人皆盼有海之胸怀,然所欲如海,所爱亦如海乎? 得万钟而无愁,此乃小我; 为宏愿而求索,此乃大我; 为社稷而辛劳,此乃舍我。海无他我之分,故海爱人如爱己; 心若减贪抑欲,则更近万顷之海。 今夕何夕,安得谢公之屐?… Read More
根据维州政府旨在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的一项改革,公立学校的学生将被允许穿无品牌的短裤、长裤、裙子和袜子。 一项政策审查发现,取消品牌服装可以为家长节省大量开支,从明年起,公校将禁止在这些物品上使用商标。 教育厅长卡罗尔(Ben Carroll)周三宣布对学生着装规定的修改,此前他已对校服的可负担性进行长达数月的审查。 卡罗尔于去年五月宣布,正在与家庭、学校和供应商进行磋商,以了解问题的规模和性质。审查发现,印有学校标志、条纹或其他标记的物品是校服成本的最大来源,尤其是那些每天都要使用、必须经常更换的物品。 一些品牌物品的价格超过 56 澳元,而且通常只能从一家供应商处购买。 据《时代报》报导,卡罗尔说:“学校费用可能会增加,这就是我们要解决校服费用问题,告别昂贵的品牌短裤、裙子、运动裤和袜子的原因。” 除不再使用品牌裤裙外,全州范围的着装规范政策还要求学校和校务委员会确保学生校服价格合理。 教育厅表示,它将与学校合作审查和更新学生着装规范,并在此过程中咨询学校所在社区,将做过渡性安排,以确保学生可以继续穿已购买的校服。 教育厅发言人说:“学校可以继续在校服帽子、上衣、衬衫、连衣裙和夹克,从腰部以上的所有地方,印上品牌,因为这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在人群中识别学生非常重要。” 州长艾伦(Jacinta Allan)说,校服的改变是为了确保辛苦工作的家长少操心一件事。 艾伦说:“政府提供的校服应该让学生自豪地穿,但我们也要确保学生家庭能够负担得起。” Read More
更新於 :2025-04-02 07:48 大家期待已久的复活节嘉年华(Easter Show)2025年再次回归! 记得留下美好的回忆,找到自己的快乐天地、丰富的乐趣和传统哦。 今年的嘉年华时间是4 月 11 日至 4 月 22 日。2025 年的活动比往年更盛大、更精彩!有新景点、新游乐设施、新娱乐项目、新美食,深得众多游客喜爱!… Read More
两名“以前从未接触海滩文化”的中国游客在邦迪海滩(Bondi Beach)因多次拍摄比基尼女郎而被捕。 来自北京的放射科医生Yong Yang和机械工程师Qiang Chen承认在公共场所附近做出冒犯行为的罪名,随后在韦弗利地方法院(Waverley Local Court)出庭受审。 两人年龄均为 56 岁,本计划乘飞机回国,但因一周前在邦迪海滩被捕,回程航班被推迟。 Yang是北京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他在游览景点时拍摄了 44 张照片,根据警方提供的信息,这些照片只针对穿比基尼、享受海滩的女性。 据《每日电讯报》报导,在Yang拍摄的照片中,有一群 15… Read More
零售商真维斯 (Jeanswest) 在上周进入破产程序后,计划通过大甩卖的方式出售价值 2000 万澳元的库存。4月1日起,澳大利亚的 87 家真维斯门店同时开始清仓甩卖,出售 35 万多件商品,其中包括 13.8 万条牛仔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