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澳洲地产

【繁荣世界】房价升还是跌,前面是机遇还是风险?

(澳洲生活网讯)最近,澳洲央行在《半年度金融稳定评估报告(half-yearly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中表示,内城区公寓的过剩和中国资金涌入楼市,正在澳洲银行体系的风险构成发生变化——从房屋贷款的风险转移到房产开发和商业地产借贷的风险。

一.公寓供应过剩将带来风险

澳洲央行指出,“新的公寓供应量过剩,可能会压低房价和租金,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投资者将难以正常水准的租金来支付他们的贷款,而自住房主也将面临无法通过出售房产来解决房贷的问题。”

央行警告:”随著一些地区公寓需求降低,以及自住房业主面临信贷紧缩,不履约交割(settlement failures)的情况可能会增加。”

这个警告源自于澳洲审慎监管局要求银行缩减房产投资者贷款,以减少房地产泡沫化的风险,但可能给大量进行的公寓建设市场带来挑战。

二.中国资金对澳洲房产市场的影响

央行上升了对中国投资者“数量大额的和日益增加的”的角色关注度,这个会对金融领域产生间接风险。

银行受中国投资者和开发商冲击较小,但是如果中国投资人的需求显著下降,则将打压澳洲国内房产价格,导致银行承受更多的与房地产相关的损失

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中国买盘集中在悉尼和墨尔本的公寓楼,最近期有大量的增长。

由于交割过程中风险加大,主要的公寓开发商Lendlease和Stockland已经对此方面进行紧张的审查。它们在半年盈利公告中,都低估了这方面的影响。

央行检讨了中国买家对地产需求减少,由此对悉尼和墨尔本公寓市场的影响。尽管但是如果买家变成卖家,整体房价就会下跌。

从最近的数据来看,墨尔本市中心区的公寓,转售过程中出现了高达原销售价30%的折扣。有一个指标,目前有2万个公寓正在建设中,1.9万个公寓已经批准,3万个住房等待批准。这样的数量势必对房价有所抑制。

三、业界对央行声明的反馈

澳洲不动产协会(Property Council of Australia)首席执行长Ken Morrison则表示,央行声明与开发商保持一致,没有证据显示在公寓项目上出现违约,他认为2016年将是另一个强大的建设年。

Morrison指出,在审慎监管局的要求下,很可能一些计画项目将不会进行,这将缓和内城区公寓供应过剩的风险。他还强调, “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城市正在成长,内城生活的趋势将会继续,所以布里斯本和墨尔本的新增供应量会被及时吸收。

房屋协会(Hou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的Graham Wolfe指出,央行的观点过于保守。在过去10年中,人口年增长率加上潜在的住房供应量不足,导致明显的租赁空置率紧缩。而2015年只是10年来住房建设数量超过需求的第二年。

这不是巧合,悉尼和墨尔本这两个省会城市在住房项目上最好的表现,是强劲的人口增长和州经济的表现。

瑞银(UBS)经济学家George Tharenou表示,澳洲央行很明显是更关注金融体系和经济层面的风险。

四.潜在的下降趋势

当央行不在很多地担心“先发治人”的降低利率,瑞银称,造成真正经济下跌的与房产有关的潜在因素,现在就很明确了。

央行每半年公布的“金融稳定评估报告”,是想确认和探讨对澳洲金融体系的威胁,并预先高度关注投贷人贷款数量的上升。

2014年底,审慎监管局(APRA)采取行动,要求澳洲银行削减投资者的贷款数量,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迫使银行增加数十亿元的股权资本,降低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在APRA的努力下,例如收紧贷款标准和减缓房价增长的步伐,也确实改善了家庭住房的风险。

央行表示,在目前高就业率和低利率的情况下,家庭财务的压力是温和的。大部分的家庭收入都可以储蓄起来,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首见的情况。总结抵押缓冲区占贷款余额的17%,相当于2.5年的支付款。

对资本金的增加拖累了银行的资产回报,但央行提醒全国范围的借款机构不能所有的成本都追求回报。

重要的是,银行和投资者认识到,这次的下降趋势与增加恢复力有关,因此不要以提高风险控制的水准和文化因素来抵销它。特别是文化的部分,这才可能同时回复财务与声誉。

央行认为在住宅开发中,东海岸的公寓数量不断的增长,而某些地区的公寓需求却逐渐缓和,这是不协调的。因此在住房需求上还需要再平衡,并且加强贷款标准。

央行指出,自住房主和投资者已不那么活跃,市场已较缓和。企业界需求也已降温,因而增加了公寓开发商的风险,连带的商业房地产的收益率也受到挤压。即使如此,商业房地产的需求依然强劲,特别是外国投资者的支撑。

除了房地产之外,企业的财务仍维持一个良好的状况。唯一例外的是资源部门,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使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降低。但是,尽管银行报告资源部门的不良债权水准提高,但这部分贷款只是总额的一小部分。这些风险似乎不足以造成对国内金融体系的严重的影响,但会受到来自海外的巨大冲击。

总体来讲,澳洲央行对金融体系风险的评估是喜忧参半的。

不同的业界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对这个评估报告会有不同的评论,这都是正常的。但对读者来说,却不容易分辨哪些分析才是正确的。”做功课”是比较能找到真相的机会,不只是要多看不同的评论者,还要追踪这些评论者或机构,长期以来言论的严谨性和公正性。这也是考验读者的智慧,分辨出事实与曲解,找到真相。

文:青宇 黎澳

更多的资讯可与我们联系:

手机 61 420 585 808

微信: peace8198

电邮:leon@auprosworld.com

 

Recent Posts

一对大熊猫抵达阿德莱德

两只可爱的大熊猫“星秋”和“宜兰”经过15 个小时的飞行,从中国抵达了澳大利亚。 Read More

3 hours ago

澳洲推出了全新“国家创新签证”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3 hours ago

铁路大罢工 悉尼跨年烟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圣诞假期汽油价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圣诞期间,全澳的司机都面临高油价的打击。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尔本将超过悉尼,成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国游客无人机“窥探”澳洲军舰 引发热议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渗透无处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