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icare奶粉退出中国– 看澳洲的消费者保护

澳洲生活

(澳洲生活网讯)

内外有别

今年4月1日,奶粉注定是一个热搜词汇。外国品牌Karicare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代理商进了一吨的奶粉结果卖出了十吨的销量;中国代理商疯狂的造假让人防不胜防。而基本在同一时间-今年的4月6日,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再谈冒牌乳粉案》公告称,针对上海市公安机关侦破的假冒“雅培”、“贝因美”商标婴幼儿乳粉案件,上海公安部门已经对查获的假冒乳粉进行了产品检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两天之后食药监总局方面承认,此前之所以公布假冒奶粉符合国家标准的信息,主要是提醒消费者不要恐慌。

可以看出,中外两国对消费者的保护:中国以维持稳定,“不要恐慌”为主;而外国法律逼得生产商宁愿不要利润,也不损害消费者。当然,不否定Karicare为了维持企业名声而做出决定;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法律原因在对生产商做出此类决定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内衣事件

1936年,理查德格兰特医生在商场购买了一条澳大利亚针织厂生产的一条羊毛内裤。当时的人们还没有今天那么爱干净,格兰特医生逛街回来没洗内裤就穿上了,并且一穿就是一个星期。结果,格兰特医生得了皮炎。经过检查发现,内裤上有残留的化学物质。格兰特医生一怒之下把澳大利亚针织厂告上了法庭。在澳洲这可以说是第一次消费者直接告生产厂家,澳大利亚针织厂辩解说作为生产厂商,自己并没有和格兰特医生有直接的联系,自己只是把产品卖给了商场,只是和商场有合同关系。当时,澳洲法庭第一次面临着消费者起诉生产商的案件。

澳洲法院的决定

作为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一旦国内没由类似案例,澳洲法院就会到宗主国英国去寻找类似的案例作为参考。当时澳洲法院的目光落在了英国类似案件Donoghue V. Stevenson (1932)上。英国案件的案情是,多诺霍夫人喝了一瓶生产商生产的姜汁啤酒,喝到一半她发现啤酒瓶里藏了一只蜗牛。多诺霍夫人十分震惊,并且因此得了肠胃炎。在这个案件里,虽然多诺霍夫人也是经过零售商购买的姜汁啤酒,而没有和生产商直接有所谓的合同关系,但是英国法庭还是判决生产商负责。

澳洲法院参考了英国法院的判决。他们的判决的原因如下:两个案子都是消费者在零售商购买了商品,都没有直接和生产商发生关系。啤酒瓶里有蜗牛,而内衣上有化学残留物。啤酒和内衣都是粗心大意生产的,生产商都应该理性的预测到,如果粗心大意的准备自己的商品,那么会对消费者产生怎样的伤害。多诺霍夫人和格兰特医生都是生产商粗心大意行为的直接受害者,他们都承受了损失– 所以澳洲法院判决生产商对消费者的损失负责。

影响

这个1936年的案件Grant v. Australian Knitting Mills, 1936 A.C. 562对澳洲消费者保护法律起到了基石的作用。从此以后,不仅澳洲的零售商需要对产品质量负责,生产商也需要对产品质量负责。根据Australian Consumer Law 2011的规定,如果消费者受到了损害,那么他可以选择起诉零售商或者是生产商 – 零售商和生产商的责任是无限连带责任,都必须对消费者付全责。而作为受害者,当然是谁的钱多起诉谁;大多情况下受害者都是直接起诉生产商。所以,澳洲的消费者保护法在源头上杜绝了伪劣产品的产生。在澳洲,你是看不到有谁家宝宝喝了奶粉得胃结石,有谁家宝宝打了疫苗变痴呆。

结尾

在澳洲,如果您因为产品的质量而收到了损害,您需要专业的律师给你意见。我们会用专业的法律知识维护您的权益。

电话联系澳联国际律师Auslink Lawyers & Associates

预约第一次免费的咨询

电话:028084 8341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