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网讯)新研究显示,澳洲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18-35岁的年轻人,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超过了老一辈。
SAS和国立社会与经济建模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Modelling Household,NATSEM)的预算报告通过衡量各种支出的降幅,研究了不同类型家庭的生活质量。
这是NATSEM公布的第二份系列报告,近日,新州州长贝尔德提议将GST税率从目前的10%提高至15%。
报告发现,在截至2015年3月的三个月中,澳洲人的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尽管提升幅度小于去年第四季度。
35岁以下人群受惠
据了解,澳洲35岁以下的家庭,生活质量在1988年到2011年之间提高了58.4%,相比35-49岁人群为52%。在工龄家庭的实际收入方面,35岁以下,35-40岁以及50-65岁的人群,在此期间并没有太大差异。但65岁以上人口的生活质量明显偏低。
由于该报告数据并不包括家庭财富——也就是说,它并未考虑人们有多少资产,例如房屋,增值了。
其他研究,例如格拉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的一份研究,就考虑到了资产的增值幅度,得出结论称婴儿潮世代实际上过得比子女更好。
因此,NATSEM的菲利普(Ben Phillips)表示,如果以可支配收入也包括在内的话,那么年轻一代的生活质量要高得多。
物价变化不大
该报告发现,总体而言,虽然人们的收入并没有像过去那样迅速增长,但人们为商品与服务支付的价格也没有上涨太多。
“收入增长很慢,但多亏了一季度生活成本没有发生变化,生活质量得以持续提高,在截至3月份的一年中,生活质量只增长了0.7%。”
“价格总体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低利率和低油价尤其有利。”
教育、医疗最花钱
SAS NATSEM的报告还对澳洲各州普通家庭的生活质量状况作了概述。报告显示,普通澳洲家庭今年一季度的年化生活质量提高了168元,全年提高了897元。
北领地居民的个人受益程度最大,为3535元,ACT家庭最惨,恶化了697元。
西澳的五年平均生活质量增幅明显下降,菲利普说,“西澳的黄金岁月看来是真的落幕了”。
从全澳来看,一季度价格上涨最明显的是教育——提高了5.3%或124元。其次是医疗,提高了2.8%或136元。
从全年来看,价格增幅最大的是食品,为4.9%,或每户209元。
然而,低利率有助于抵消这些价格上涨,房贷还款和家庭商品与服务的支出分别下降了38元和34元。
文:MeiKun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5年7月23日 13:00
澳洲联邦政府为收紧移民人数,拟从明年1月1日起实行外囯学生入学配额政策。为避免超出上限,悉尼的多所大学已停止接受2025年新生申请。 Read More
为应对圣诞节投递旺季,自本周起,澳洲邮政(Australia Post)恢复临时周末配送服务。这项服务适用于所有大城市及部分偏远城市和城镇,目的是确保包裹在节日前及时送达。 Read More
非营利组织澳大利亚消费者协会(通常称为 CHOICE)日前发布了2024年最不靠谱奖(Shonky Awards),社交媒体巨头Meta位列榜首。 Read More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与蒂姆·赖斯创作的经典摇滚歌剧《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再次降临悉尼Capitol Theatre。这部为纪念诞生50周年而推出的复兴版,在澳洲的土地上焕发新生。这场制作不仅凭借震撼人心的表演引人入胜,还重新审视了那段关于信仰、背叛与牺牲的永恒故事。 《万世巨星》最初诞生于1970年,起初作为一张概念专辑发布。韦伯与赖斯通过音乐重述《圣经》中的“基督受难记”,从犹大的视角切入,打破传统叙事,将犹大描绘为一个挣扎于信仰与现实之间的人物,而非简单的叛徒。尽管1971年在百老汇的首演评价褒贬不一,但它却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获得认可,成为摇滚音乐剧的先驱作品。 《万世巨星》。(图:Jeff Busby) 在澳大利亚,《万世巨星》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其文化震撼力。1972年,吉姆·沙曼与布莱恩·汤姆森导演的澳洲首演版,以充满情感张力的摇滚风格和视觉创意,奠定了该剧在后续全球制作中的核心美学标准。 这部音乐剧以基督最后几天的经历为背景,从犹大的视角审视耶稣的人性与神性。犹大的质疑与困惑揭示了对耶稣教义的不同解读,也挑战了传统叙事中对耶稣与犹大的道德评判。剧中不仅探讨了信仰与忠诚,更揭示了权力、舆论和群体心理对人类命运的深远影响。 与其说这是一个简单的宗教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悲剧。韦伯的音乐将摇滚与福音元素结合,赖斯的歌词则精准刻画了角色的心理深度,观众在音乐与戏剧的双重冲击下被带入一个深邃的思想漩涡。 《万世巨星》。(图:Jeff Busby) 本次制作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以现代手法赋予经典新的生命。舞台设计师汤姆·斯科特打造了一个工业风多层次舞台,象征着权力、命运与信仰之间的错综复杂。钢筋结构、混凝土背景和隐约升腾的蒸汽将整个舞台化作一座燃烧着疑惑与激情的熔炉。服装设计上,斯科特结合现代街头风格与圣经意象,从宽松的运动装到暗示文艺复兴风格的礼服,赋予角色更具象化的身份表达。 导演谢德尔的创意让每个角色的表现更具现代感。例如,犹大不再是简单的叛徒,而是一个充满复杂情感和理性思辨的悲剧人物;而耶稣的形象则揭示了一个明星般的公众人物被崇拜与质疑交织的命运。 《万世巨星》。(图:Jeff… Read More
悉尼歌剧院,这座见证无数艺术巅峰的殿堂,在一个璀璨的夜晚因Simone Young的指挥而熠熠生辉。以莫扎特的最终交响力作《木星交响曲》为核心,这场音乐会涵盖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的经典作品,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跨越巴洛克到古典时期的音乐盛宴。悉尼交响乐团的卓越演绎,与Simone Young的艺术引领,共同呈现了一场值得铭记的夜晚。 悉尼交响乐团。(图:提供) 作为国际古典乐坛最具影响力的指挥家之一,Simone Young在这场音乐会上展现了她一贯的精准与深刻。Young以她对传统经典的现代化诠释而闻名,她的指挥兼具理性与激情,能够将古典音乐的层次感与戏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与悉尼交响乐团的合作,还是她对作品细腻情感的把控,都让这场音乐会在艺术性与情感表现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当晚的另一位焦点人物,是悉尼交响乐团首席长笛演奏家Joshua Batty。他在演奏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的G大调长笛协奏曲时,以技巧与情感并重的演绎,展现了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这首协奏曲不仅继承了巴洛克风格的优雅与复杂,同时也是向古典音乐转型的一座桥梁。Batty精准的音色与敏捷的演奏,仿佛让观众置身于音乐与时光交织的美妙场景中。 音乐会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号》开场。这部作品以其结构的严谨与情感的丰富而闻名,是巴赫作品中最受喜爱的篇章之一。悉尼交响乐团的弦乐组以绝佳的默契与表现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充满活力与动感的音乐对话。 随后,CPE巴赫的长笛协奏曲登场。Joshua Batty的独奏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作品的旋律跳跃、情绪多变,既考验演奏技巧,又极具感染力。 音乐会的高潮无疑是莫扎特的《第41交响曲》,因其恢弘气势与精巧结构而被昵称为“木星”。Simone Young通过细腻的指挥手法,将作品中蕴含的戏剧性、热情与深刻的哲思一一展现。从开篇的震撼到终章的辉煌,乐队的表现如同行星运行般完美无瑕,令人屏息凝神。 这场音乐会如同一次穿越音乐史的旅程,从巴洛克的繁复与精巧,到古典主义的明朗与优雅,观众不仅感受到了不同时代音乐的魅力,更深刻体会到这些伟大作曲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