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6个哈佛、耶鲁博士!韩国首席妈妈的家教心得(3)

教育 • 留学

(澳洲生活网)美籍韩裔的全惠星博士是前耶鲁大学教授;她的丈夫也是博士,是韩国驻联合国前任大使。而她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因为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将6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博士。毕业后,他们分别担任著名大学的教授、院长和美国白宫卫生部长助理等要职。

现在让我们继续看看这位首席妈妈的家教心得:

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

父母相互尊重,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们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出现问题。

夫妻间普遍互相尊重的现象,是东方家庭的一道风景。一说起东方式家庭主义,人们大多会想起家长式作风的弊端,但是,我们的传统有更多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我们发掘和发扬。

有些人认为我和先生的感情会特别好,或者共同点非常多。但其实,我们与其他夫妻没有什么不同。也并不是说我们不吵架,只是一开始我们就很了解对方的长短处,所以,遇到分歧,我们更懂得尊敬和认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闹。

我们之所以尽量避免争吵,而是用沟通来解决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想影响到孩子,想努力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我和先生在学问研究上有很多共同点,但在琐碎的生活上,却有很多分歧。例如,他对什么都很节省,我则不然。虽然我也不是喜欢浪费或奢侈的人,但在具体细节上经常跟先生发生冲突。如果要请客,我喜欢准备很多材料,这个、那个,丰盛而周到。他却看不惯,每次都跟我强调说,不要忘了工读生的身份。我就不同意,我们是在请客,难道不该比平常好一点吗?

“如果要这样,就不要再请客了。”最后,看到说服不了我,他说。

“我再也不请了。”我也赌气。

但是过一天,客人又来了。我想尽我的诚意去招待客人,把菜准备得好一点,用新鲜的材料、上好的食物。我很有兴趣去做这些,虽然这样会非常累。但他竟然一句谢谢都没有,反而责怪我。

我非常难过,但忍着不跟他吵架,并且,我知道我们之间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好客,而是成长环境不同。我的父亲是个企业家,我从小生活优越,而母亲也特别注重饮食;而先生从小离家过寄宿生活,不同的环境,肯定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待客标准。通过与丈夫的不断对话,我们彼此慢慢认同了这种差异。

有时候也觉得正如母亲所说,夫妻之间有差异是好事,这样才会彼此珍惜。

尽管我们尽量避免,但争执还是有的。若被孩子们发现我们在吵嘴,我就会想起母亲曾说过的“一个家庭里面至少得有一个唱红脸的”这句话,而我也这样告诉孩子们,跟他们讲,要允许差异的存在,夫妻之间的差异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益处。当然,在孩子面前,我从来都是为丈夫树立父亲的权威。

这也是母亲的角色。如果母亲不尊重作为父亲的丈夫,孩子也不会认可父亲的权威,这样一来,父亲的教导就无法站住脚。反之亦然。在妻子成为母亲的瞬间,丈夫就要开始树立妻子的权威。如果丈夫尊重妻子、认可她的权威,孩子们才会尊敬、跟随母亲。如果丈夫无视妻子,孩子们也会无视母亲;同样,如果母亲无视丈夫,会使孩子们敌视他们的父亲。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很优秀,很懂事,但是她告诉我,她最大的苦恼就是处理不好跟母亲的关系。原来,她的父亲嫌弃妻子没出息,一直跟她说,千万别像你妈妈那样。所以这个女孩从小就跟妈妈疏远,长大后她才意识到这种疏远大大地伤害了母亲,也伤害了自己。但是再想恢复,谈何容易。

夫妻生活中难免会在微小的地方产生分歧,但是,决不能过度。特别是如果这种情况经常被孩子们看到,他们的不安情绪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夫妻双方如果都抱有以交流来解决一切问题的态度,那么,一切的分歧都容易处理。当然,交流并不可能会完全消除分歧,但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而这样一来,夫妻感情就会更加深厚。

你看,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夫妻相亲相爱的过程;而感情好的夫妻,肯定会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

其实,我们夫妇还有其他很多分歧,但好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达成了共识。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对于如何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看法相同,因此才能够互相忍耐,互相妥协。

是的,我们都想成为好父母,有了这个共同点,我们的其他问题就很容易沟通和解决。有了这样的环境,孩子不可能成长不好。

重视父亲的家庭角色

父亲的角色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认为,父亲应该象征着一种雄性力量,雄壮、威武、勇敢、进取,父亲应该是严格的、权威的,有时会令孩子觉得害怕的。一方面,他要扮演督促、惩戒孩子的角色;一方面,他也是勤奋、忠诚的榜样。

人们往往充分重视了母亲在家中的角色,而忽略了父亲。其实,父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同样很大,父亲的角色不可缺失。

那么,父亲的角色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认为,父亲应该象征着一种雄性力量,雄壮、威武、勇敢、进取,父亲应该是严格的、权威的,有时会令孩子觉得害怕的。一方面,他要扮演督促、惩戒孩子的角色;一方面,他也是勤奋、忠诚的榜样。而父亲对于爱的表达,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这些都会让孩子获得从母亲那里得不到的力量。如果父亲角色缺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接触到母亲,即使母亲的关怀再无微不至,也不能同时扮演好两个角色,那么,这样的孩子就会显得柔弱、“女子气”重。

其实,在西方价值观盛行的社会中,我们家之所以能够突出,很大程度上源自对先生东方式角色的坚守。在我们家里,先生是权威的,他也很鲜明地维护和坚持了自己的权威。

在我看来,父亲的权威并不只体现在父亲的威严上,父亲还要懂得尊重母亲,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即使我小先生九岁,他也从来没有“你,你”地随便称呼我。叫我时,他总是加上“妈咪”的尊称。

住在附近的韩国朋友经常笑话我们说,我们家里丈夫竟然称呼妻子为“妈咪”。但是他们不知道在这样的称呼里,透着父亲角色对母亲角色的一种尊重和关怀。

很显然,父亲尊重母亲了,孩子也会尊重母亲,并且,会更加尊重父亲。

当然,权威的角色也并非只有父亲可以扮演。父母中有一人必须要有权威,才能带领整个家庭有条不紊地前进。至于谁来担当,完全可以商量,并且看夫妻双方的性格和跟孩子的关系。

我们夫妇就这样阴阳结合地做好了不同的角色。打个比方,其实这就如同演戏一般,什么时候该谁上场,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我们越来越清楚,我们懂得了调节状况,维持家庭的平衡与安宁。

在我们家里,一般喜欢先跟孩子们沟通协商,提前定下孩子们要遵守的家庭规则。如果他们违反了,先生就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当然,这些措施也是提前经过全家讨论协商规定好的。

而我担当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聆听者和观察者,我听取孩子们的话,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在出现某种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分析和疏导。先生比较威严和讲原则,而我更加柔和,疼爱他们,帮助他们,并激励他们。

有的家长或许会有疑问,这样父母双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会不会导致孩子喜欢一个,而害怕和不喜欢另一个?

其实,只要事先跟孩子协商和沟通好了,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孩子会意识到,父母不管怎么做,都是因为爱他。如果父母能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好,那么,在孩子的意识里,父母的区分不在于好和不好,而在于角色不同。这是接近事实的正确观念,是应该让孩子建立起来的。

当然,这种父母双方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当我先生出国访问不在家的时候,我在继续扮演母亲角色的同时,自然也会担当起严格对待孩子们的父亲角色。千万不能因为严格的父亲暂时不在家,母亲就让孩子觉得大松一口气。母亲娇惯孩子,不讲原则地溺爱孩子,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孩子对父亲角色的认识产生偏差。无论什么时候,总要有一个人严格地对待孩子,这样,孩子的成长步伐才会稳健而坚实。

也是因为意识到这些,我跟先生平时很注意这种均衡,我们的孩子们才能够健康地成长。

当然也会有家长说,他们夫妻二人都出去工作,非常忙碌,父母的角色尚且都做得不足,更别说抽出时间去考虑角色分配等问题了。

但是我认为,如果真正意识到子女教育的价值的话,就会挤出时间。像我们夫妻,在孩子们小的时候,也天天忙于各自的学习和讲课,但是回家以后,我们不会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疲倦的模样,即使自己累得不行。我们知道,父母离开一天回家后,孩子们很期待着他们的疼爱和关心。我们再累,也不能辜负孩子的这种期待。

当然,教育孩子也要讲究方法和效率。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父母要合作,如果母亲忙于家务,就由父亲陪孩子玩,教导孩子学习。反之,父亲若忙,母亲就要抽出时间。

(未完待续)

来源: 倍可亲

展开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