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 • 留学

中国留学生“折磨”美国 带来五大难题

(澳洲生活网)中国留学生目前已经成为美国和各国最大的海外留学生群体,这让美国高校获得巨额的经济利益,也推动了美国高校的多元化与国际化。但是,同样也为学校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是难题。

近期,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些难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部分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来。来自爱荷华州立大学招生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是:“在他们看来,学习(英文)的目标就是通过考试。因此,他们是在学习考试,而不是在学习英语。”

总体来看,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听课有困难,更难以参与课堂讨论。

第二,中国留学生没有看上去那么优秀。所谓看上去,对比的是其当初的申请书以及所提交的相关材料,说的是中国留学生并不像书面材料所证明的那般优秀和出色。

第三,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寡言。除了可能是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所造成的原因外,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大都不爱发言,几乎从不参与课堂讨论。与中国留学生相比,美国学生在课堂上简直就是“喋喋不休”。

第四,中国留学生难以融入美国社会。这来自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留学生感到自己并未受到欢迎,甚至在课堂上提问都会受到漠视;但另一方面,美国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一些行为颇为不解。

特拉华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斯蒂文斯举例说,新生到校是要求住校的,但有些中国留学生在交了住宿费后,还是在校外租了房子居住,这实际上违反了校规,但他们不愿意与美国学生合住。而且,在学校里,中国留学生也不怎么参加学院的志愿活动。

第五,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最为严重。让美国高校感到头疼的地方很多,中国留学生除了上述申请书由他人代写这种作假方式之外,还包括托福成绩作假、论文写作抄袭等。

不过,从目前来看,美国高校面对的首先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学生市场,其次才是留学生来到美国后所带来的“中国难题”。中国市场如此巨大,让他们难以割舍,而中国学生的“优秀“也让他们无法拒绝。

无可否认,面对新的环境,中国留学生往往扎堆相处,不愿意接触当地文化,交际圈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团体。因此,有人将这一代留学生视为融不入的“异类”,称那些吸毒、从事不法行业的留学生为“留学垃圾”。

《广州日报》刊发媒体评论员蒋林的文章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新一代留学生大多来自富裕家庭或者收入尚可的中产阶级家庭,其中不乏“富二代”,通病就是没吃过苦,自理和自控能力差,比较任性,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到了全新自由的环境,“学坏”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第二,校方也负有责任,很多留学生在新的环境里接受“放羊”式教育,适应美式课堂被视为留学生的私事,有教授甚至忘了班上还有国外学生,更有学校为了经济利益招收语言都不过关的留学生,他们除了和中国留学生“抱团”以外,真没有别的课余活动可选择。

或许,中国留学生的难题像密码一样等着美国高校去破解,而美国高校如今也在作出一些调整,努力适应中国留学生带来的新“课题”。

 

来源:网络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7年1月20日 18:45

Recent Posts

零售业工人普遍遭到暴力攻击

安全录像曝光了令人震惊的现象,针对快餐和零售业工人的暴力行为正在不断升级。 Read More

12 hours ago

2024年澳电动车销量将达11万辆

澳洲电动车理事会(EVC)的最新报告显示,澳洲电动车市场在2024年呈现稳定增长,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到11万辆。 Read More

12 hours ago

对儿童有风险 Dusk 召回圣诞蜡烛

受欢迎的家居用品零售商 Dusk 正在召回其圣诞主题蜡烛,原因是人们担心这些蜡烛可能对儿童造成致命风险。 Read More

17 hours ago

给澳大利亚学生下毒 台湾女子被控谋杀未遂

台湾一名杨姓女子涉嫌毒害来自昆士兰州的一名学生,日前,被控谋杀未遂。 Read More

17 hours ago

华人儿童服装店剥削工人 被重罚510万

儿童服装店Blue Sky Kids Land 及其两名董事 Guo Dong Gu (顾)和他的妻子 Fei Rong Yang(杨) 因剥削四名中国移民、妨碍公平工作局的检查而被罚款 510 多万澳元。 Read More

17 hours ago

论如何学好中国传统文化(七)

更新於 :2024-12-19 01:50 文/清箫   今天继续讲《古文辞类纂》。上期讲了姚鼐在此书序目中所谓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这是序目里最关键的部份。下面我会结合该序目以及不同文体的范文,带大家一起欣赏古文,提升鉴赏与写作水平。古文有些写法在现代依然不过时,取决于学者怎样运用。希望能帮到大家。 《古文辞类纂》序目最关键的一段是:“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一是简介古文分类,二是概述构成一篇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现在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此书的13个文体类别: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这13类文体或许乍看难以理解,我们不妨进一步归纳,其实可以归为三大类: 1、说理(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 2、记事(传状、碑志、杂记) 3、抒情(箴铭、颂赞、辞赋、哀祭) 这样是不是更加简单清晰了?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之文以理为主;传状、碑志、杂记以事为主;箴铭、颂赞、辞赋、哀祭主写情。透过姚鼐所列文体的顺序,可知他认为学文应当先学议论文,后学叙事文,最后学对辞藻精美要求较高的抒情文。我们试分析他如此安排的原因:无论是否能成为文学家,都要条理清晰,明辨是非,所以议论文是基础。记事文比议论文稍难一点,比如给一个人作传,或写墓志铭,至少要对此人的生平全面了解,并在诸多大小事中取舍,挑出最重要的事,且次序严谨,还要真实,所以很考验功底。至于颂赞、辞赋、哀祭等重在抒情的文体,写作难度更大,但即使写得不好也没关系,至少前面已经学会写最重要的议论文和记事文。   (图:Adobe Stock) 再来看《古文辞类纂》所选文章的朝代比例。其中,先秦文占11%;两汉文占20%;六朝文占1%;唐宋文占59%;明文占5%;清文占4%。唐宋文比例最大,在唐宋文中,大多数都是八大家的作品,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文章。而六朝文比例最小。上期介绍过“桐城三祖”的文学观,结合上期内容,各位想必不会对上述比例感到意外。… Read More

17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