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旅游度假

南澳芭萝莎谷地(Barossa Valley)下篇

南澳被誉爲「葡萄酒之都」,芭萝莎谷地是澳洲历史最爲悠久且最负盛名的葡萄酒産区之一,作爲澳洲葡萄酒业领军者的奔富葡萄酒厂更是其中的翘楚,所産「葛兰许(Grange)」天下闻名,享誉全球;烧烤是澳洲人最为中意的烹饪方式,于澳洲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当烧烤遇上葡萄酒,你是否会为之心动?
虽然在许多人眼中,芭萝莎谷地的传统午餐方式是酒庄餐厅的美酒配美食,或是山野绿地上的欢快野餐,不过感受一下回归自然方式的岩石烧烤亦是不错的体验!看上去毫无温度的花岗岩石,经过厨房处理后,实际上的高温不容小视,将鲜虾,鶏脯嫩肉与牛排置于其上,顿时「滋啦」声四起,仅以盐、胡椒与柠檬汁作爲烧烤的作料,最大程度保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而烧烤的时间与熟度亦由个人轻鬆掌握,搭配上酥脆的薯条与自助蔬菜沙律,足令人大快朵颐。
饭后甜品、午后咖啡何处寻觅?自然是要去到麦基·比尔农场商店(Maggie Beer’s Farm Shop)。麦基·比尔(Maggie Beer)不仅是澳洲明星厨师兼美食作家,还是麦基比尔産业的创始人,其与丈夫科林从事酿酒师行业亦业已逾25年。麦基·比尔农场商店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湖畔,这裡简直是西式烹饪必备的美食储藏室,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果酱、菜蔬酱、调味酱、橄榄油,时令果酒、啤酒、葡萄酒,任君试食选购,绝对是餽赠亲友的温馨佳礼。点一杯香浓的咖啡,或是选一盒美味的冰激凌,趴在露台看石上老龟,湖中野鸭,格外悠哉自在!
位于努里乌帕特的奔富葡萄酒厰(Penfolds Wines),是南澳乃至澳洲最着名、规模最大的葡萄酒厰,被视为澳洲葡萄酒的象徵,乃澳洲葡萄酒业的贵族,该厰出品的「葛兰许」(Grange)顶级系列葡萄酒享誉全球,爲澳洲葡萄酒的最高代表杰作之一,有「澳洲酒王」之称。而奔富的历史亦犹如其所出品的葡萄酒一般精彩绝伦,回味悠长。
奔富的创办人克里斯托弗·罗森·奔富(Dr Christopher Rawson Penfold)为来自英国的年轻医生。1844年,奔富医生与妻子玛丽(Mary)移民澳洲并买下了位于南澳的玛格尔庄园(Magill),开始了葡萄种植与酿造。最初培植的葡萄品种是歌海娜(Grenache),所酿制的葡萄酒主要爲贫血患者提供滋补效用,奔富亦因而获得了「1844永来不息」的雅号。夫妇俩把石屋农捨命名为「葛兰许」(Grange),这即日后奔富最负盛名的葡萄酒葛兰许系列的名称由来。20世纪20年代,奔富正式採用「Penfolds」作爲商标,并于20至30年代期间,以备受欢迎的加度酒稳佔澳洲市场的半边天。20世纪40年代末期,澳洲葡萄酒市场变革甚巨。奔富现代声望的缔造者、彼时尚年轻的奔富酿酒师舒伯特(Max Schubert)将目光投向了酿造如法国波尔多般的可以长期窖藏的红酒。功夫不负有心人,20世纪50年代,着名的葛兰许系列创世,并于60年代证明了澳洲葡萄酒的窖藏潜质,以其独特风格(口感浓鬱香醇,有着令人惊叹的平衡)成爲市场上的新标杆。同期,舒伯特还发现虽然每个年份的葡萄酒表现独特,但于风格上却仍有相似之处,遂奠定了奔富Bin 系列(Bin 389, Bin 707, Bin 28和 Bin 128)的主要酿酒理念,更促成了「酒庄风格」的发展。1976年迪特(Don Ditter)与1986年杜瓦尔(John Duval)相继接棒后继续推动与完善酒庄风格的发展完善,其中,杜瓦尔的酿酒技艺与天赋爲80年代的奔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是奔富的创新时期,推出了白葛兰许霞多丽(Penfolds Yattarna Chardonnay),预示着澳洲同样拥有了酿造与红葡萄酒齐名的世界顶级白葡萄酒的能力;并旋之推出了以芭萝莎谷地所产西拉葡萄而酿造的RWT系列,被酒评家定位爲自「奔富酒王」(Grange)以来的另一支超级佳酿,酒体丰满,强而有力,色泽艶丽,品质更上一层楼。2002年,嘉高(Peter Gago)成爲奔富的首席酿酒师,此时奔富葡萄酒业已畅销世界各地,成爲家喻户晓的知名大品牌之一,期间所推出的葡萄酒当中,2004年份的Bin 42与Bin 60A品质最爲突出。2010年,奔富首次推出了以黑皮诺(Pinot Noir)酿造的Bin 23系列的红葡萄酒。150多年来,奔富依然保留着其始终如一的优良品质与酿酒哲学,牢牢掌控着澳洲葡萄酒业之舵!
虽然,芭萝莎谷地几乎所有的酒庄都有导游团,但能够深入酒厂内部实际工作间参观葡萄酒整个製作过程却寥寥无几,奔富即为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若时间足够,则绝对不可错过的是「亲调葡萄酒之旅」(Make your own blend)。参与游客会被邀请至酿酒师实验室,在倾听过葡萄酒风格与品种的解说之后,逐一品尝不同葡萄品种所酿造出的葡萄酒;继而依照自己的口感,亲手调製出独家风味葡萄酒并装瓶;若是提前预约,还可拥有印有自己名字的酒标贴瓶,带回家做纪念或当特别的礼品赠予亲友。
当然,芭萝莎谷地的经典葡萄酒庄并不止杰卡斯与奔富两家,许多老牌酒庄除了名酒,更是着令人惊叹的建筑艺术与令人回味的历史故事。与奔富并称的,历史悠久的沙普菲德酒庄(Seppeltsfield Winery)位于努里乌帕特以西约8公里处,建于1851年,久负盛名。酒庄出品的名酒「PARA」自1878年首款酒问世以来,每一年都会有一小瓶被珍藏,全套的收藏品完全是天价;酒庄的建筑结合了古典与现代双重风格,高耸入云的棕榈树是酒厂的标志之一。多里恩城堡(Chateau Dorrien)位于塔南达和努里乌帕特之间,建于1913年,从入口处到主楼的途中共有8座红砖城堡结构的葡萄酒储藏库,十分壮观;主城堡的后面是一个袖珍型的花园,碧绿的草坪被姹紫嫣红的玫瑰怀抱,爬满了紫藤的长廊格外幽静。亚尔达拉城堡(Chateau Yaldara)位于林多克,城堡典雅秀丽,拾阶而上,彷若走进童话世界。城堡内仍然保留着100多年前的家私,储藏库内的葡萄酒数量更是惊人。且该城堡除葡萄酒外,还售卖果酱、麵包、芝士等自産自销的食品,而搭配着葡萄酒免费品嚐各种不同风味的芝士,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若是运道够好,还能赶上于每个奇数年复活节期间举行的芭萝莎谷地丰收节(Barossa Valley Vintage Festival)。该节日旨在庆祝葡萄丰收,届时,歌舞表演、嘉年华游行、美酒美食大比拚、摘葡萄比赛等活动会持续一周的时间,人们不分彼此、尽情狂欢,将岁月的味道凝聚于酒中珍藏!
*若对南澳旅行感兴趣的人士,可前往当地各大旅行社谘询AmazeTour相关讯息。
  来源:今日悉尼

This post was last modified on 2014年9月10日 10:25

Recent Posts

一对大熊猫抵达阿德莱德

两只可爱的大熊猫“星秋”和“宜兰”经过15 个小时的飞行,从中国抵达了澳大利亚。 Read More

5 hours ago

澳洲推出了全新“国家创新签证”

澳洲年底前将推出了全新的“国家创新签证”(NIV),取代目前的“全球人才独立计划”(Global Talent Independent Program)。新计划旨在吸引全球的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拥有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 Read More

5 hours ago

铁路大罢工 悉尼跨年烟花表演或被取消

新州警察局局长凯伦·韦伯威胁说,如果由于铁路罢工导致观看烟花人群的安全无法保证,她将建议取消悉尼标志性的新年前夜烟花表演。 Read More

3 days ago

圣诞假期汽油价格居高不下

在繁忙的圣诞期间,全澳的司机都面临高油价的打击。布里斯班、堪培拉和墨尔本将超过悉尼,成为加油成本最高的城市。 Read More

3 days ago

中国游客无人机“窥探”澳洲军舰 引发热议

12月15日,一个网名为“Ares”的中国游客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三段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澳洲海军军舰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和澳洲参议员Malcolm Roberts的关注。 Read More

3 days ago

夏言聊天室:中共渗透无处不在

更新於 :2024-12-20 03:12 12月初,三名台湾总统府当值宪兵因向中共特务提供机密遭到抓捕,之后中共渗透台湾网红的种种迹象也被媒体爆出,再次引起台湾舆论对中共渗透及《反渗透法》界限的讨论。 从中共诞生以来,统战与渗透一直是中共非常重要的战略手段,从未放松过。上百年来,其渗透能力堪称登峰造极,几乎就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无往不胜。中共当局不仅依靠统战与渗透成功地将国民政府赶到了台湾,还将全中国百姓拿捏得服服贴贴。 西方政客的幻想曾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共的统战与渗透也随著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全方位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并顺利地在各级政府、学术领域,甚至地方社团中埋下种子,打下了长期盘踞的基础。 而散布在世界各国的台湾社团从来就是一个重灾区,在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人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些单纯的台湾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被利用了、被渗透了,被统战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堕落在红色的枷锁之中。 每当人们提到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就会联想到特务与间谍,其实统战与渗透的范围极其广泛,广泛到不能简单地用“间谍”的概念来分析论述。 比如说,一些有点影响力的台湾人常常会公开提醒台湾商人,不要在中共不喜欢的媒体上刊登广告,或避免发表支持台湾政府的言论,美其言曰出于“好意”或“保护侨胞”,其实他们已经在中共的战壕里,替中共的统战与渗透发挥影响力了。让人产生恐惧或自觉宣扬“中国好故事”,都是红色渗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很多海外华人,包括台湾人或东南亚的华裔难民,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会随著中共影响力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有些人从反共走向亲共,之后又宣称反共,自由世界给了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在立场的改变过程中摆脱中共势力的束缚呢?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因为中共统战与渗透的力量就像癌细胞,具有顽固的持久性,有时活跃、有时潜水,当沾惹上后想洗心革面就没那么容易。 在澳中经济处于蜜月的年代,澳洲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金钱,却没注意到中共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减轻了澳洲的经济危机,也削弱了澳洲的立国基础,澳洲政府在中共的玩弄下几乎成为了一堆木偶。谭宝政府最终反戈一击推出了“反渗透法”,气焰嚣张的中共和统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共的红色势力就此消亡了吗?当然不会!那张渗透的网络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内轰然瓦解,该铺垫的早已稳妥,该下的种子也已扎下了根。 英国王子边上埋著红色地雷,中共军人挤进新西兰国会,泛红宪兵在守护台湾总统府,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澳洲也绝对不会例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只在于何时才被发现,西方民主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后知后觉。 中国人的群体很简单,亲共与反共都是摆在台面上,多多少少都对澳洲主流产生影响力,其它的绝大多数社团都保持低调,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意见统一。 与中国社区相比,台湾社区反而显得比较复杂,那是因为各台湾社团在对台湾的定义上有著差异。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海外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台湾本土社团代表台湾人发声,一直被认为是台湾人声音的社团并非来自台湾,那是一些民国初期就开张的百年老店,“XX堂”,或“XX会”,以及逃离共产极权迫害的难民组成的“越缅寮”团体,他们都曾接受了中华民国文化教育,本质上捍卫的是中华民国。当中共和统会在全世界粉墨登场后,首当其冲就是对这些社团进行统战与渗透,遗憾的是无一能够幸免。… Read More

3 days ago